pg电子直接购买奖励次数

李贺的一生
栏目分类
李贺的一生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2:49    点击次数:180

李       贺

诗      鬼

李贺(790年~816年),字长吉,是“长吉体诗歌开创者”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。李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,他的诗歌以想象丰富、奇特、色彩浓烈而著称,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“诗鬼”。

李贺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,他善于运用象征、暗示等手法,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。他的诗歌语言简练、形象生动,常常以奇特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来表现主题。同时,他的诗歌也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,表达了他对自由、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

图片

唐德宗贞元六年(790 年)1 岁:

李贺生于河南福昌县昌谷(今宜阳),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,但家境贫寒。父亲李晋肃曾任边塞小吏,母亲郑氏持家,弟李犹年幼。

唐德宗贞元十二年(796 年)7 岁:

才华初显:以《高轩过》诗名动京师。韩愈、皇甫湜慕名拜访,命其即兴赋诗,李贺援笔立就,二人大惊,称其“天才”。此诗奠定其早年声誉,但后世有学者质疑创作时间或为成年后追记。

图片

唐德宗贞元二十年(804 年) 15 岁:

乐府齐名:《新唐书》载其与李益并称 “乐府双璧”,但闻一多考辨称,实为二人皆以乐府见长,非同时齐名。

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 年) 16 岁:

政局动荡:顺宗“永贞革新” 失败,宦官专权复起。李贺成年后作《汉唐姬饮酒歌》暗讽此事,揭露宫廷权斗之残酷。

图片

唐宪宗元和二年(807 年) 18 岁:

科考受阻:参加河南府试,作《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》获“乡贡进士” 资格。因父名 “晋肃” 与 “进士” 音近,遭人诋毁,韩愈作《讳辨》力挺未果,终生无缘进士科。

父丧丁忧:同年父亲李晋肃去世,家庭失去经济支柱,李贺被迫返乡守孝。

唐宪宗元和三年(808 年) 19 岁:

离京返乡:作《出城》诗,以“啼鸟被弹归” 自喻,抒发落第之悲。途中经洛阳,韩愈、皇甫湜专程慰藉,李贺作《高轩过》答谢。

婚姻状况:诗中“卿卿忍相问” 暗示此时已娶妻,但妻子生平不详,推测早逝于长安任职期间。

图片

唐宪宗元和四年(809 年) 20 岁:

离入仕卑微:靠父荫任太常寺奉礼郎(从九品),负责宗庙祭祀礼仪。虽官职低微,却目睹宫廷奢靡,创作《李凭箜篌引》《宫娃歌》等揭露权贵之作。文坛交游:与权璩、杨敬之等文人结交,诗风渐趋成熟。

唐宪宗元和五年(810 年) 21 岁:

仕途困厄:韩愈任河南令,作《燕河南府秀才》暗讽科举不公。李贺在京郁郁不得志,萌生退意。

图片

唐宪宗元和七年(812 年) 23 岁:

辞官归隐:因病辞去奉礼郎,归居昌谷。作《送沈亚之歌》送别落第友人,感慨“雄鸡一声天下白” 的人生困境。

创作高峰:居家期间写下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《秋来》等代表作,以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 等句抒发兴亡之叹与身世之悲。

唐宪宗元和八年(813 年) 24 岁:

北游潞州:投友人张彻,入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幕府。途经河阳、太行,作《河阳歌》《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》等纪行诗。

壮志难酬:未获重用,寄人篱下近两年,诗风转向沉郁苍凉。

图片

唐宪宗元和十年(815 年) 26 岁:

南游吴越:因淮西兵乱归途受阻,游历金陵、吴兴等地,创作《追和柳恽》《江楼曲》等江南题材诗作,展现清新自然的风格。

唐宪宗元和十一年(816 年) 27 岁:

病逝昌谷:北归后病情加重,卒于家中。葬家乡“陇西原”,无子嗣,仅一女嫁入平民家。

临终前整理诗作,友人沈亚之、杜牧等为其作序,称其“二十七官卒奉常”。

身后哀荣:唐昭宗时,韦庄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,赠左补阙,以彰其才。

图片

图片

代表作:

「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」——《李凭箜篌引》

「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」——《李凭箜篌引》

「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」——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

「茂陵刘郎秋风客,夜闻马嘶晓无迹」——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

「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」——《雁门太守行》

「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」——《南园十三首・其五》

「雄鸡一声天下白,少年心事当拿云」——《致酒行》

「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」——《马诗二十三首・其五》

「秋坟鬼唱鲍家诗,恨血千年土中碧」——《秋来》

「幽兰露,如啼眼。无物结同心,烟花不堪剪」——《苏小小墓》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